学院第五届 “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通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9-09浏览次数:1048

有意向的老师请在9月18日前将相关材料交至朱超云处。
材料包括作品汇总表、完整的竞赛作品材料(作品申报书+作品,以浅蓝色卡纸为封面,一式三份)。电子版材料同时发至朱超云邮箱tinaxinyi@163.com

转发通知各系(部)、处室:

为进一步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要求,不断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备战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学院决定举办第五届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竞赛项目

竞赛分为产品创意设计竞赛、生产工艺革新和工作流程优化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社会调研论文竞赛四大类别。

 1、产品创意设计竞赛。产品创意设计注重产品的功能优化以及外观创新。具体可分为产品设计、外观设计以及服务创意设计。

 2、生产工艺革新和工作流程优化竞赛。生产工艺革新侧重于具有理工专业技术背景的项目,具体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工作流程优化侧重于财经文管等服务业务背景的项目。

3、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设计既要强调创业计划的规范性、科学性,更要注重创业计划的创新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分为服务、产品两大类,其中产品分为机械设计、能源化工、生物医学、电子信息、环保建设等五类。

 4、社会调研论文竞赛。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为重点,结合日常调研和专业调研,就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难点等问题,提出理性建议和独特见解,内容可以涵盖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学科类型。

二、参赛方式

1、竞赛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团队形式参赛的,参赛者可在系(部)团总支协调帮助下,自行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小组进行参赛。参赛小组的人数一般在10人以下(参加答辩的不超过3人),指导老师不超过两名。鼓励跨系组成优势互补团队,但小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作品申报系部(原则上以指导老师所在系部为准)。

2、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申报日前完成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凡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的署名作者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λ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品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3、已参加过此前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作品,不得重复参赛。

三、项目申报数量

    本次竞赛作品各系可申报数根据上届比赛组织奖评比名次进行分配,具体为应用工程系14件、信息技术系10件、人文旅游系10件、工商管理系10件、财务会计系8件、国际贸易系8件。行政处室和基础部另行申报,不受此限制。

四、竞赛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9月上旬—9月中旬)。各系部处室要按照文件要求做好相关筹备工作,依据竞赛项目结合本系特点确定参赛项目,指定指导老师、选题、组建参赛队伍(可跨系、全院组队)、成员培训等。各团总支要认真做好落实、协调和服务工作。

2、作品准备及系部选拔阶段(9月下旬—10月初)。各项目组依照竞赛要求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作品准备和修缮,有条件的系部可以进行系部预赛。

3、竞赛阶段(10月中旬)。校内比赛时间初定10月中旬,学院将根据项目组建各项目评委会,通过作品书面评审、秘密答辩等形式对作品进行评审,确定比赛的名次。参赛作品截稿时间为2015年9月22日,各系部(团总支)、处室需向学院团委提交如下材料:作品汇总表(系部盖章)、完整的竞赛作品材料(作品申报书+作品,以浅蓝色卡纸为封面,一式三份)。各项目准备好答辩PPT(PPT请按陈述6分钟设计),上交时间另行通知。

五、其他相关事项

1、本次竞赛设特、一、二、三等奖,优秀组织奖。所有项目奖项由竞赛评委会研究决定,优秀组织奖主要依据获奖份数和等级来确定(具体计算公式为院级特等奖份数*10+院级一等奖份数*8+院级二等奖份数*6+三等奖份数*3)。

    2、各系要对参赛队伍和参赛作品加强指导,保证参赛作品质量。请各项目认真准备、注意规范,书面评审以截稿时间内送交的书面稿为准,为保证竞赛公平有序,作品书面稿一经上交不得修改。

    3、此次竞赛的优秀作品,优先推荐参加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

2、作品汇总表.doc1、作品申报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