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贸园起程…… ——黄栋校友回忆成长故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3-14浏览次数:663

    黄栋,安徽毫州人。我院物流管理专业2006届毕业生。毕业后被学院推荐加入浙江浙江特产集团工作。从七堡仓库到萧山仓库,再到集团总经理办公室、集团资产行政部,最终成为浙江特产集团团委副书记、集团房地产管理人事行政主管、安吉新华都置业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安吉水岸华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从仓库管理员工作开始,踏踏实实,历经6年磨砺,走出了丰富多彩的职业成长之路。几年来他荣获了省社优秀共青团员(2008年)、集团优秀信息管理员(2009年)、集团优秀员工(2010年)、集团优秀信息管理员(2011年)。今年5月份,同黄栋校友进行典型毕业生工作采集工作联络时,经交流,共同回忆他的经贸院经历和职场磨砺。黄栋校友感悟颇深,于是建议他给在校的学弟学妹讲讲他的“故事”,以励后来者。

 

一、青葱岁月,往事如歌

斗转星移,春华秋实,转眼间已经从经贸毕业6年。离别多年,突然好想回去看看,多少次午夜梦回,那忘不掉的还是那一段酸甜苦辣的青葱岁月。

还记得2003年的那个夏天,我离开家乡的小县城,来到杭州求学。那时的经贸学院还在文二路校区,校区很小,但是气氛很好。大家一起挤食堂,轮流搞寝室卫生,打完球后抢着在厕所里冲冷水澡,半夜窝在寝室里听鬼故事,聚在学校花架走廊下开座谈会。那是一笔美好的记忆财富,以至于我们后来到了新校区还都十分怀念老校区的梅干菜扣肉,想念大食堂门口小卖铺绿豆汤的冰霜,想念楼下大伯拿着扩音器喊人接电话的回响……

2004年初,经贸学院整体搬迁到下沙校区。那时的下沙还处在如火如荼的建设阶段,比较荒凉,没有生活配套,我们都苦中作乐,把每周末的去市区购物称作乡下人进城;不过学校的硬件配套十分先进,教室宽敞,现代化仪器齐备;寝室的住宿条件也好了,四个人一个房间,有独立的卫生间、洗澡间,寝室里有热水,有网线,有自己的衣柜和写字台;学校也大了,走着去上课会觉得挺远的,一开始大家都挺不适应。慢慢的人多起来,周围的生活氛围浓起来了,形成了高沙商业社区,物美也进驻下沙了,大家也开始适应这样的生活。大学就像一个大熔炉,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各种口味和性格放在一起,调出来的味道五花八门。大学又是一个趣人趣事多的地方,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会发生,让人感叹生活的多姿多彩。也就是在2004年,我当选为学院学生会主席,开始了两届学生会的工作经历,经常代表学院参加各类活动,使我和学院联系的更紧密,也让我更热爱她。也许别人看到的是当学生干部的风光,我却深知这背后的付出、汗水和委屈,也就是在这样的磨练中,我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让我思考问题更加全面和理性,让我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更加自信,让我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加认真和谨慎。

大学时代就像一首歌,飘荡着激扬的音符,有许多值得我们留恋的回忆,岁月把不愉快的故事冲刷掉,只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二、端正态度,贵在坚持

时间如白马过隙,三年时间就这样飞逝。2006年6月,我毕业后来到浙江特产集团有限公司,刚开始从事的是仓储管理的工作,这对于我来说是有很大的心理落差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一如既往的关心我,经常打电话了解我的工作情况,关心我,开导我,鼓励我,陪我度过难关,走出了低谷。2009年初,我被调到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后来又参与组建集团公司资产行政部;2010年,由于集团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我被调整到集团公司房地产管理部,参与组建了集团下属专业从事房地产投资开发业务的的浙江特产百瑞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并成为业务骨干。

回首往事,工作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坦然面对挫折,以积极的精神面貌去思考问题,主动开展工作,边学边干,岗位练兵,通过不懈的坚持和努力,使自己成为岗位的业务精英,成为公司不可缺少的人才,也只有这样,个人才能伴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得到成长,获得回报。

三、寄语学弟学妹

态度决定高度,从现在起,端正自己的态度,寻找一个准确的努力方向,努力成为一个专业的人。只有这样,工作上才会取得成功,人生也会因此而美丽。

无论春夏秋冬,我们经贸人同行,都会记得我们都在经贸园停留,并启程。